合肥马拉松赛一小伙猝死在终点线前这样的震撼新闻余波还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中扩散,市民对猝死从关注转发为恐惧。实际上,并非危言耸听,就9月份以来,合肥至少已经发生5起猝死事件,而据合肥急救中心统计,2014年合肥猝死患者病例达689例。
两月5人猝死 还有年轻人
10月25日,2015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开跑,不幸的是,在比赛中,有一位年轻男子在临近终点时猝死。 尽管在比赛后程他已经感觉到不适,但他并没有停止比赛,最后酿成悲剧。此事经过媒体的聚焦放大 ,已经成为影响全国的热点事件。
10月15日17时左右,在临泉东路与通达路交口北侧瑞泰和园小区内,一名60多岁的保安毫无征兆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也就在同一天,傍晚18时许,社岗路一小区内,一名67岁保安躺在保安室内的椅子上,出现身体和嘴角抽搐并昏迷不醒。事后,该保安被送往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经抢救无效身亡。
今年9月2日,来自金寨县的雷春芳原本等丈夫回家送孩子上学,结果却等来了一个噩耗。在合肥一小区当保安的丈夫猝死在宿舍,十天后才被发现。
今年10月初,紫云路一家汽车学院的学生在宿舍床上猝死,刚刚二十出头。
去年猝死600多例 抢救难度大
根据合肥急救中心的统计,仅2014年接诊的猝死患者病例达689例。而全国,甚至高达五十多万例,令人吃惊。
“去年一年689例猝死患者,120到达现场后经过急救,患者能够恢复自主循环和基本生命指征的仅有30例,这30例患者送到医院后,能够康复出院的屈指可数。 ” 合肥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长张群介绍说,猝死的特点是,发病快,而且异常凶险。
张群称,“如果抓住黄金急救四分钟,能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很难挽救过来”。
猝死出现年轻化 专家提醒多关心身体
据合肥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长张群介绍,从120急救的猝死患者来看,年龄越大,数量越多,而20多岁的年轻患者以前少有,现在也能经常见到。
“年轻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了解,反而容易发生类似的悲剧。” 省立医院急诊科谢医生介绍说,年轻人喜欢熬夜,实际上这对于人体免疫力危害巨大,但多数年轻人并没有重视。
谢医生提醒广大年轻朋友,如果自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病症,平时吸烟、体力活动少,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猝死的概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
阅读链接:
年轻人如何预防猝死?
专家介绍,猝死的病因很多,心脏疾病占首位 。猝死也有一些预兆,其中发病前最常见的就是浑身无力、头晕、胸闷。有的还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猝死?
1、首先要减少导致血管破裂的因素发生,避免情绪激动,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其次,“三高”、糖尿病等人群应当注意控制病情,更不能吸烟,因为吸烟是影响血管痉挛的不利因素之一;
3、再次,在精神上要学会自我减压,避免焦虑,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
4、最后,运动要量力而行。
此外,压力大的年轻职场人应当注重体检,遇到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黄金四分钟急救法
发现有人猝死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同时,将病人平卧在坚硬平面上,使其仰面朝上。松开衣扣,开放气道,保持气道畅通。双手叠加在患者胸廓正中央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分钟不低于100次,持续不要间断,直到急救人员赶到现场。
本报记者 占金兵